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7篇
  免费   1331篇
  国内免费   1136篇
化学   4910篇
晶体学   121篇
力学   446篇
综合类   91篇
数学   853篇
物理学   275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355篇
  2019年   325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324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390篇
  2013年   545篇
  2012年   617篇
  2011年   614篇
  2010年   478篇
  2009年   483篇
  2008年   501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9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7篇
  197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0 毫秒
61.
本文利用X光电子能谱(XPS)及其它技术对过硫酸铵水溶液处理聚乙烯表面改进粘合性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过硫酸铵的氧化作用使聚乙烯表面引入酮、醛、羧基等含氧基团,使其粘合强度显著提高。高密度聚乙烯表面的氧化深度小于40,低密度聚乙烯的均匀氧化深度在40—90之间。处理后的聚乙烯表面未发现明显的交联产物。  相似文献   
62.
本工作对N-苯基-N'-乙基呱嗪作为酮/胺光引发体系中组分之一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特殊的胺类化合物虽包括二甲基苯胺和三乙胺两个部分,但它和酮类相组合形成的光引发体系只有较低的尤引发速率。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讨论,并通过加入酸类化合物使其中一个胺发生季胺盐化,用以改进光引发效率来进一步证实文中所讨论的机制。  相似文献   
63.
The La(III) complex with a new amide‐type tripodal ligand,2,2′.2″‐nitrilotris{[(2′‐benzylaminofomyl)‐phenoxylethyl)amine (L),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ic analysis. Crystal data: C48H55.50LaN7O18.75, Mr=1169.40,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n, a= 1.0644(3) nm. b=2.3889(5) nm, c= 2.1917(5) nm, β=90.65°, V=5.573(2) nm3, Z=1, Dc=1.394 g°cm?3, R1=0.0487, wR [1>2s?(I)]=0.1266.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each La(III) ion binds to 9 oxygen atoms, three of which belong to carbonyl groups from three tripodal ligands and six to three bidentate nitrate groups and a two‐dimensional sheet of 4.82 networks is assembled by metal‐ligand coordination interaction. L, a heptadentate compound, merely acts as a tridentate bridging spacer due to its steric hindrance and links the La(III) ions as three‐connected nodes.  相似文献   
64.
硅杂环丁烷在有机硅化学中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小分子环系化合物。由于硅杂环丁烷和环丁烷的环张力相似,因而显示出较高的反应活性。例如能与某些试剂作用,生成开环产物;在光解或热解条件下,产生具有Si=C结构的高活性中间体,可用以合成多种有机硅化合物。  相似文献   
65.
运用LEED,UPS和HREELS等表面技术研究了氯吸附至(c)阶段的Ag(111)表面结构.结果表明,表面上有三维的AgCl(111)生成,其生长按修正的Stranski-Krastanov模式进行.伴随着AgCI(111)生长的同时,表面上产生缺陷.这种缺陷只有在氯吸附至(c)阶段时表面上形成三维AgCI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它一旦在表面上形成后,表面上氯的存在与否对其不产生影响.本文提出了一个(c)阶段时的Cl/Ag(111)体系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66.
以木素磺酸钙为原料,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技术在一种价廉无毒的介质相中制备出球状木质素基离子交换树脂,并讨论了它对Cr3 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树脂对低浓度Cr3 的吸附效果好,前期吸附速度快,40min后吸附速率趋缓;升高温度能明显提高前期吸附速率,饱和吸附量约为60mgCr3 /g干树脂,而且树脂在较宽的弱酸性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67.
从团簇角度对TiNi形状记忆合金进行了量子化学从头算研究。设计并优化了等原子比(TiNi)x(x=2~4)簇的多种可能几何结构,并对较稳定构型进行电子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等原子比的(TiNi)n团簇以TiNi成键为主要分子骨架,小团簇有较多能量接近的异构体,TiTi成键对能量降低有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68.
表面包覆改性对纳米CeO2分散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改善纳米CeO2在Zn-Al类共晶合金中的分散性,采用超声液相包覆法对纳米CeO2进行表面活性剂表面包覆改性,并用AES测定了包覆层的厚度,用TEM研究了CeO2的团聚状况,用TGA分析了有机物包覆层的炭化温度范围,最后用FE-SEM观察了CeO2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包覆在纳米CeO2表面的厚度约为20 nm的表面活性剂层提高了微粒的分散性,而且该包覆层在495℃时已经炭化。热力学计算的结果也表明,炭化层能与氧化膜反应,该反应提高了CeO2与基体间的润湿性,并使其均匀分布在基体合金中。  相似文献   
69.
由微乳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MoO3含量的MoO3/SiO2纳米复合氧化物,运用DSC-TG,TEM,XRD和FT-IR等技术对其进行了相应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复合氧化物适宜的焙烧温度为300℃;样品粒径分布在20~24 nm;样品中MoO3在SiO2表面分散良好,其单层分散阈值在12~12.5%之间;表面Mo与Si原子以Mo—O—Si键联接.  相似文献   
70.
液固流化床内床层动态特性的CFD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液固流化床内流动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相流CFD方法模拟了二维矩形流化床内水和玻璃球体系的流体动力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流体速度突变后,液固流化床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当液体速度减小时,床层表面及分隔界面的变化与理论模型预测一致;由于重力不稳定性的影响,当液体速度增大时,床层表面稳定上升但与时间不呈线性关系,且分隔界面难以分辨。进而膨胀后停留时间的长短对收缩过程的影响也可以忽略。尽管床层收缩时间明显小于实际膨胀时间,但是与预报的理想膨胀时间比较接近。模拟结果与前人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吻合,表明多相流CFD模拟可以很好地预测液固流化床的床层动态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